股票4倍杠杆 读初引路:指向多维自读的阅读单导读
如何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并提升他们的阅读品质,是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在思考的问题。阅读单作为一种阅读引导工具,能否成为打开儿童阅读大门的钥匙?它又如何在趣味与深度之间找到平衡,让阅读不再是任务股票4倍杠杆,而真正成为孩子们热爱的事情?瞿卫华老师在本文中为我们详细解读了阅读单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策略,一起来看他用一张张阅读单点亮孩子们的阅读之旅。
一
01
阅读单导读的目标构想
学生初读的时候,用阅读单进行引导是一种好方式。什么是阅读单?简要地说, 阅读单就是教师围绕儿童所读的整本书预设出具有目标指向的思考性话题,并伴随阅读的过程循序推进,从而有效观察儿童阅读的真实状态并引导儿童提升阅读品质。
整本书阅读单应具有 趣味性、渐进性、观察性、辅导性、知识性等。趣味性就是说借助阅读单上的话题不断激发、烘焙儿童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渐进性是指阅读单的安排要根据儿童阅读整本书的实际状态有序推进。观察性是指教师借助阅读单来观察儿童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收获、方法等。辅导性是指教师借助阅读单来指导儿童有效地开展整本书的阅读。知识性是指阅读单话题的设置要引导儿童积累整本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阅读策略等。
展开剩余87%阅读单导读大概拥有以下 几个层面的目标:
1. 激发儿童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单一定要注意不断烘热儿童的阅读兴趣;
2. 梳理整本书的内容,这是阅读单设置的重要目标,其中大约有二分之一的话题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
3. 围绕整本书开展相应的阅读策略训练,为了教儿童学会阅读,阅读单应该渗透并开展阅读策略的训练,比如说如何抓住矛盾冲突体会人物形象等;
4. 欣赏整本书的妙处,包括人物评价、细节赏析、表达领悟、风格品鉴等,儿童可以通过这一目标欣赏到整本书的迷人之处,从而提高欣赏水平;
5. 积累整本书中的精彩语段、有趣知识等,这一目标要根据书本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要带领儿童积累真正有用的知识、有用的内容;
6.围绕整本书的写作特色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主要是让儿童习得作者特别的表达方式。
一
02
阅读单设置策略
围绕以上整本书阅读的目标,我们该如何设置阅读单呢?根据曾为多本书配置阅读单的经验,我以为阅读单的设置要注意指导性、趣味性、积累性、迁移性等策略。下面,我就 以《上下五千年》一书为例,来谈谈整本书阅读单的设置。
1. 指导性策略
这是阅读单话题设置的首要策略,因为阅读单的主要作用就是指导儿童进行整本书阅读。那么,阅读单如何体现指导性?首先应就书本内容的理解进行必要的引导。
我在设置《上下五千年》阅读单时,至少有一半的话题指向了书本内容的梳理与理解,比如让儿童读完某个人物故事之后概括人物的主要经历,或是思考人物是非得失,从而增进对书本内容的把握。比如说,在“诸葛亮隆中对策”这个故事下我就设置了“概括刘备、诸葛亮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的阅读话题。
其次就阅读这本书的方法进行指导。比如《上下五千年》中出现的人物多如繁星,如何帮助儿童记忆这些人物知识呢?我引导儿童用不同的方式 (按人物的主要特征、不同的朝代罗列、按重要事件串烧等方法)梳理人物知识,从而识记这些历史人物。
2. 趣味性策略
阅读单不能成为儿童阅读的沉重之旅,所以,阅读单必须要遵循趣味性策略。一方面要注意形式上的趣味性,争取让儿童一拿到阅读单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我在设置《上下五千年》阅读单时,每一份阅读单都会围绕儿童所读内容插入一些有趣的图片,或是人物的画像,或是古代战争的地图,或是古代武器的图片等。比如说,我在“你应该向毛遂学习什么?”这一话题旁配上了“毛遂自荐”的邮票,让儿童感受历史故事的渊源文化。
另一方面要注意思维上的趣味性。儿童都喜欢有挑战性的话题。我在阅读单中经常会安排设置一些具有思考性、意趣性的话题。比如说,儿童在读完颜真卿的故事后,我插入了一张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让儿童从“字如其人”的角度去思考颜真卿的书法与人品之间的关系。
3. 积累性策略
阅读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儿童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知识积累智慧。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儿童积累呢?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将整本书中隐含的学习资源提取出来,另外一方面将与此相关的学习资源转移进来。
如何将书中隐含的学习资源提取出来?教师应设置一些具有提取倾向的话题,如在读完了范蠡、刘伯温归隐的故事之后,我让儿童思考:他们这样一种及时归隐的智慧对你有什么启发?
如何将课外的资源转移进来呢?教师在设置阅读单的过程中就应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与整本书相匹配的积累项目。比如儿童在阅读完诸葛亮一章节后,我就在阅读单中安排了几条诸葛亮的格言,让儿童理解、背诵;儿童在读完陶渊明一章节后,我就在阅读单中节选一段《桃花源记》,让儿童记忆、体会。
4. 迁移性策略
每本书的表达都不可能完满,为了避免儿童以偏概全,教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儿童就相同的内容进行比照式阅读,以获得较为立体的感悟。这就需要教师将书外相关的内容引入到本书的阅读中,用课外的内容对本书的内容进行有效补充。
比如儿童在读完王莽的故事后,为了防止儿童对王莽形成单向的认识,我又补充了一段描写王莽非常孝顺的材料,让儿童与书本比照起来评价王莽,这样对王莽形成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评价。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儿童学会转移视线,关注更多的与此相关的书籍或其他资源,比如儿童在阅读到“墨子主张兼爱”一章节时,我让儿童欣赏电影《墨攻》,这样不仅丰满了墨子的故事,还让儿童获得一种更为新鲜的“阅读”体验。
当然,阅读单的设置不可能一成不变,具体的书籍、具体的读者都有不同的情况,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度调整与完善。
一
03
阅读单推行要义
借助阅读单来观察并指导儿童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需要语文老师的智慧管理。因为在推行的过程中,时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而这些情况往往需要教师能够及时辨别、有效应对。总体而言,在推行的过程中有 如下注意点:
(一)加减法原则:
以防止阅读单给儿童带来负担
借助阅读单进行整本书导读,最首要的准则就是要注意阅读单是否给儿童的阅读增加了负担。这应该是每一位借助阅读单导读的老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在推行的过程中,我所采取的方式是“加减法”原则。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与敷衍。面对可能带来阅读负担的问题,刚开始步时,我通过专门安排整本书阅读课的方式,以课内辅导的方式释减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畏难的情绪。面对可能带来的学业负担问题,我对学生的语文作业进行了整合,把整本书阅读纳入到每天的作业体系当中。
(二)阶段性介入:
让阅读单真正发挥导读的功效
在儿童完成阅读单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很多儿童不读书就直接完成阅读单。这样,阅读单的意义与价值被狭隘化为一项应付的任务,表明儿童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阅读单对阅读成长的帮助。这时,我们就需要将阅读单分阶段介入儿童的阅读世界。
我们可以在儿童阅读之前,将阅读单发放给儿童,让儿童知道今天的阅读需要关注哪些内容,以形成阅读的预期;我们还可以在儿童阅读结束时发放阅读单,让儿童正好有一个回顾思考,深入书本的过程。在用阅读单导读的起初会有一个适应期,过了适应期之后,儿童一般都会将阅读单当成一种提高自身阅读品质的有效方法,那时教师就可以让儿童自主使用阅读单。
(三)差异式辅导:
关注儿童阅读过程的真实状态
阅读单是观察阅读整本书的重要量表,教师可以通过儿童完成阅读单的具体情况了解到儿童阅读的实际情况,并加以个别化的辅导。
比如说,在引导儿童阅读《红楼梦》一书时,我发现部分儿童在阅读时明显“吃不饱”,于是,我针对这部分儿童,让他们自主购买了《脂砚斋评<红楼梦>》一书进行深入阅读。
当发现有个别儿童根本不能很好地进行阅读时,我就有意识地对他进行专门辅导。比如我从A同学所完成的阅读单中发现他根本没有能够将书的内容读懂的时候,我对他进行了访谈,了解到他竟然是因为没有耐性将书看完,所以就瞎做一气,于是我就对他进行一对一的阅读辅导,陪他阅读、思考,培养他的阅读。
(四)跟踪式评比:
让儿童及时体验到阅读的成功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除了对阅读单进行及时批改、评讲外,教师还需组织相应的活动来激发儿童阅读、思考的兴趣,让儿童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功。阅读单完成之后,教师千万不可置之一边。
阅读单代表着儿童阅读劳动的收获,教师理应给予一定的奖励,所以,我经常组织阅读单评比活动。比如说在带领儿童阅读《古希腊神话》时,我尝试进行阶段性评比,当儿童完成了十张阅读单,我就组织全班进行展评。
展评的方式是让每个儿童都将所完成的十份阅读单摊放在桌上,然后互相参观、交流,最后由全班同学推荐二十位优秀阅读单 (针对完成质量较高的同学),五位进步阅读单(针对完成有进步的同学)。凡是被评为“优秀阅读单”“进步阅读单”的作者均可获得奖品一份 (一枚书签、一颗棒棒糖等)。如果在这本书阅读过程中,每次阅读单展评均被评为优秀或进步,那将获得老师的赠书一本。
(五)多样式匹配:
让儿童永远获得阅读的真实感
在带领儿童利用阅读单导读的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儿童对阅读单形成阅读依赖,千万要防止儿童没有阅读单反而不会进行阅读。
于是,在阅读《女儿的故事》 (梅子涵)的过程中,我利用阅读单导读的同时还注意让儿童“脱敏”:有意空出一些章节的内容,让儿童自行设置导读话题,使儿童意识到话题就是从阅读体验中产生的;同时,也有意介入自由式阅读的方式。比如说,在班上我除了带领儿童开展整本书阅读外,还引导儿童开展“漂读”活动。“漂读”就属于一种自由、散漫式的阅读,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没有任何的限定。
多样阅读方式的匹配,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儿童拥有一个真实、立体、惬意的阅读生活。
在实践过程中,阅读单确实是一种能提高儿童整本书阅读品质的有效方式。许多家长和儿童都反映,有了阅读单导读,阅读不再为了情节而情节,开始走向有品位有深度。
但是,阅读单导读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比较繁重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要能够用阅读单贯穿整本书阅读的始终;同时还要注意将阅读单的设置与推行结合起来,用推行来检验设置是否合理,用合理的设置提高推行的效率。
【关于作者】
瞿卫华: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股票4倍杠杆,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阅读指导师(中级),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曾获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师“七彩语文杯”素养大赛一等奖,赴多地执教公开课五十余节次,多次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先后在《人民教育》《语文建设》等期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出版专著《培育智慧型读者:课程视野下整本书阅读的设计与实施》。